陈世青皱着眉头的问道:“那你的意思是?”

    “这就是我们的卖家干的好事!我去找了他们的人,要和他们买东西,只有他们才会知道我的航线区域范围,才会在最短的时间里迅速的找到我的船队,抢我的东西。我要是开火了,不出半个时辰,整个船队就会被他们的军舰打沉,他们这些西洋人啊,真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主!”林虎泉无可奈何的说道。

    “我艹他大爷的!”陈世青愤怒的一巴掌扇在了船板上。

    这是一个什么概念?当面和你做生意,背后抢你,这是一种多么的肆无忌惮和嚣张跋扈,而且他明知道对方是可以推测出事情是他所为,他还是来了,可恶啊!

    “再给我们一点时间吧,我们海州水师会迅速组建的,最终要让敌人没有任何的机会再来抢你们的东西,不然的话,怎么对得起你们的信任呢?”陈世青说道。

    “大人,这事情一时半会儿急不得,不过,买军火的事情,是没有问题了。他们估摸这也会玩点以次充好的小把戏,不过,总体上还是能让我们满意的,有了这一次的生意来往之后,他们有钱了,或许会收敛一点吧!”林虎泉说道。

    陈世青不禁的在想,有时候乾隆做出加强闭关政策,和和珅的提议相反的缘故,不是没有道理的。乾隆怎么说也是一个治理大国的君主,你可以说他不如康熙不如朱元璋,但是他肯定比你强,那么他做出加强闭关政策的原因是什么呢?

    乾隆的缺点其实是不可掩盖的,确实有好大喜功,奢华等缺陷,但是也不是历史书上说的那么的肤浅。历史书可以说出隋炀帝为了去扬州玩耍而修建大运河的狗屁言论,把一个治理大国的君主说的比弱智儿还弱智,这样的人别说当皇帝,当个县令,都会被人玩死吧,想一下就知道不可能。

    乾隆六下江南确实有他奢华,喜欢玩乐的一面,但是背后真正的意义,他是要加强对江南的控制,让人知道他随时都在,不断的加强自己的威信和中央政府的威信,给江南的八旗满人和地方政府以支持,让他们能更加顺利的掌握江南。

    同样的道理,乾隆选择加强闭关政策,拒绝和珅的五口通商,扩大交易范围和种类,引进西洋技术等等的提议,是不是真的就是乾隆这个人做出了愚蠢的决定呢?陈世青以前觉得是,现在看来,可能有其他的原因了,从林虎泉的被迫揣着明白装糊涂,被迫接受对方的剥削,而要装作不知道的选择来看,这里面,有文章。

    乾隆的想法应该是知道了西方的强大之后,他也想过要振兴国家,但是他知道自己已经老了,没有这个能力和精力去挽回颓势。在这样的情况下,在一个大国盛世被终结,走向衰落的时期,让一个更有先进技术和科学文化的西方走入人们的视野,很可能会彻底的击毁中国的民族自信和文化,也无法对抗西方财团和利益集团对中国的掠夺,那就是下一个被灭绝了语言的印度。

    这个时候贸然全面开放是有害处的,改革开放这个事情是必然要施行的,但是要分时间,准备不充分就出手,就成为了带·路党,被人家西方世界利用的工具。可是,加强内功,休整国家,乾隆也没有了精力,八十岁的人了,日薄西山,精力不足,寿命也没几年了,他最应该做的还真不是在自己垂暮之年去找罪受。

    而是平稳的支撑过这一艰难时期,稳定为第一要素,然后让年轻的继任者通过二十年三十年的努力,重新打造盛世,才具备了改革开放的能力。民国的开放,就是一种错误的开放,结果是全部经济都被西方掌握,只有轻工业还将就,比清末的开放,退步了很多,从清末的可以造出军舰出口,到民国造不出一支合格步枪。只能拿五十年前的清朝汉阳造的生产线支撑,仿造的什么中正式完全不合格,因为生产线落后,造不出样枪的质量。

    而新中国改革开放寻在了几十年后,选在了中国建立起了自己的重工业体系和工业基础,顶尖科技比如导弹,卫星,核武器等在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之后才改革开放,就有了强大的抵御能力。刚加入世贸的时候,都担心中国民族产业会被外国先进的产业击垮,结果却发现反过来了,就是做好了准备的缘故,否则就是又一次的民国式的对外开放,实际就成为了人家的商品倾销地,被人家经济殖民。

    可惜的是,乾隆没有一个强力的继承人解决这些问题,继承人比他的能力差距太大,完全无法解决问题,甚至无法让局面保持下去,国势反而是越来越弱,连下滑的势头都止不住了,就别提中兴的事情。面对这样的局面,实在是没有办法,谁让后代不争气呢,这就不是乾隆能控制的事情了。

    不过,陈世青的存在,解决了这个问题。陈世青觉得自己应该可以做到这一点,应该有能力做到嘉庆做不到的事情,去解决中国面临的巨大困境。